《繪本分享,about love about forgiving》
我喜歡繪本,繪本不單只是大大的圖片加簡短的文字。繪本可以很有深度,很帶感情,很發人省思。而且別被字多嚇到了,孩子聽得懂,我們可以陪著他們思考。但共讀的tips之一是,不是抓了書就讀,父母要先*備課*,就是看過知道內容後,再用孩子的語言陪孩子一起聽故事。
以下是我最近看得很有感受的兩本繪本
#愛取名字的老太太 #上誼文化
-
有一個老太太,她孤零零的一個人生活著,因為他的朋友都比他早一步去了天堂。於是他幫他的傢俱取了名字,他只幫會活得比他久的東西取名字,這樣他就不用擔心會再失去誰。
-
有一天家門前來了隻可愛的小狗,老太太給他東西吃,然後要他回家。小狗狗每天都來,老太太每天都餵他吃東西,但老太太一樣沒有幫牠取名字,取名字就有了感情,有了感情就怕有一天會失去。
-
小狗長成了大狗,有天牠沒有再來找老太太討東西吃,老太太很失落,她打給捕狗大隊的人:我要找一隻土黃色的狗,但是牠沒有項圈,沒有名字。
老太太想著,她其實是個很有福氣的老太太,她想起過去那些老朋友們,雖然早一步離開了她,但帶給了老太太無限快樂,無限幸福,她替小狗狗取了名字:來福
-
老太太將來福接回家,終於有了名字的狗狗,與愛取名字的老太太永遠生活在一起。
-
第二本是
#誰把我的蠟燭吹熄了 #阿布拉教育文化
-
過生日時,最期待的莫過於把燈關上誠心許願後,深吸一口氣吹熄蠟燭的那一刻了。尼爾斯就是這樣想的。
-
當大家幫他唱完生日快樂歌後,他大口一吸準備用力一吹時,咦,蠟燭熄滅了。
他好難過,他大哭一場,爸爸媽媽互相責怪對方,一定是沒有把窗戶關好讓風灌進來。朋友們紛紛安慰著尼爾斯,卻也好奇著誰吹熄了蠟燭。
-
此時,尼爾斯的婆婆小小聲的說:「是我吹熄了蠟燭」。她也娓娓道來了原因
小時候,班上有個男孩子家裡很有錢,每年生日時都會帶蛋糕到學校,大家圍著他唱歌,然後看著他吹蠟燭。當時的婆婆好羨慕啊,因為他們家很窮,沒有錢讓她買蛋糕慶生,他也好想吹蠟燭。於是在某次男同學生日時,她早一步吹熄了蠟燭。男同學很生氣,老師也很生氣,從此她就被懲罰不能參加任何人的生日派對。當大家在歡慶生日時,他只能在教室門外罰站。
所以剛剛她才會忍不住吹熄蛋糕上的蠟燭,「真的很抱歉啊,尼爾斯」。
-
聽完故事後,大家了解了原因,尼爾斯不責怪婆婆,反而牽起婆婆的手,告訴婆婆:以後每一年的生日,都要婆婆陪我一起吹蠟燭。
-
這本繪本讓我看到我們對別人犯錯後的態度決定後續一切的事情。
小時候的婆婆犯錯後,同學、父母的不諒解,加上老師嚴厲的處罰,造成婆婆的難過,卻也無法撫平她想吹蠟燭的單純心願。
同樣的事發生在尼爾斯身上,他難過,但他試著去了解原因,並去同理,而且做了有愛的決定。
並不是所有的過錯都能被原諒,大兒看完這本書後的第一個反應也是:她本來就不能去吹別人的蠟燭(蠟燭在孩子心中的地位真的很重要)
我說:沒錯,她不對。但做錯事情的人需要我們用比較好的方式來處理,事實證明,老師的處理,無法處理到內心,所以長大的婆婆,一樣繼續去吹熄別人的蠟燭。
而用愛來解決事情的尼爾斯,選擇去理解去寬容,反而讓婆婆的內心得到釋放,這才是最好的結果啊!
-
更多繪本在IG⬇️⬇️⬇️
📖繪本帶我去旅行IG: https://reurl.cc/Qa58M